人类将面对怎样的未来?本书作者R. U. 希利乌斯认为:“到目前为止,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,乃至整个‘智人’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任何事情,都难与许多科技大家预测在二十一世纪将会发生的相提并论。”我们将通过科技手段将自己变为增强版的人类——即“超人类”。
这是一本关于超人类主义的全面指南书,让你通晓有关超人类主义那充满争议的科学、理念与文化。对于假想中能将我们带向超人类未来的多方面技术进步,譬如人工智能、纳米科技、神经科学、合成生物、机器人学等,本书对其背后的科学与哲学因素提供多维度的审视。
本书同时还提供了解读超人类主义亚文化的趣味视角,让你了解那些参与超人类主义技术运动的主要人物(雷·库兹韦尔,蒂莫西·利里),以及有影响力的机构(如谷歌、奇点大学、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)的新动向,还有让你难辨真伪的“黑科技”“民科”“科学狂人”“科学幻想”……对于已经自觉具有超人类主义者思维的读者而言,这也是一本很贴心的参考书。
本书的两位作者均为超人类主义领域的专家。R. U. 希利乌斯,即肯·戈夫曼(Ken Goffman)是一位作家兼编辑,也是数码领域的创新者。杰·康奈尔(Jay Cornell)是美国技术科技类杂志《h+》的创办人。
章节试读:
超人类主义来临:的美事
在停止衰老、提升智能,以及征服星海之外,许多超人类主义者将眼光投向改变人类常态的广阔领域:
· 奇点:创造出超越生物人脑的机械智能。
· 机器人学获得重大突破,终结经济稀缺性,将人类从无聊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。
· 有能力复制人类个体思想,并将其植入固态介质或者虚拟环境中。
· 大幅提升的体力、性快感,以及有意识的人体变异。
· 通过越来越快、越来越强大的通信技术,不断提升人际互联,从各方面提升人类能力。并在此基础上,实现更富创意且多产的集体意识。
· 实现个体对精神与情感状态的控制,从而让官能与精神快感都得以增强。
意识上传
如果能上传意识,你就几近永生了。首先,数字版的你不会像肉身版的你那般老弱病死;其次,你还可以拥有备份。由于数字大脑运行速度比人脑快了数百万倍,数字版的你也会更聪明。同时,由于在太空中移动、提供支持并保护一台电脑,要比对人体做同样的事情容易得多,数字版的你也更适宜于空间旅行。
理论上,意识上传可以有多种方式。比如“复制-转移”法,就是先扫描你的意识,然后做出一个数字版的副本。之后,原本(有机形态)的意识,可以选择保留或摧毁。或者,你物理形态的大脑,可以被功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电子假体替代。
不过,何必局限于“装在盒子中的大脑”这样的想法呢?你可以换个躯体,或者是人形机械体,当然前提是其他人没在使用它。要不,试试培养一个克隆体?或者将数字版的你载入机器人,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变形金刚?
试管肉
今天的肉类产业正在肆意亵渎大地女神盖亚。世界观察研究所最近的报道(《畜牧业和气候变化》)认为十五亿头牲畜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所有人类(或牛)排放量的百分之五十一。统计数据相当令人不快:一头牛产生的牛粪体积是普通人的一百三十倍。在美国,六千四百万吨的牛粪污物大多排入密西西比河,杀死大量墨西哥湾内的鱼类和珊瑚虫。猪的情况也大致相似。在犹他州,一家养猪场产生的粪便数量比整个洛杉矶市还多。牲畜打嗝放屁既恶心又破坏臭氧层。全世界百分之六十八的氨(氨会形成酸雨)、百分之六十五的一氧化二氮、百分之三十七的甲烷、百分之九的二氧化碳以及一百种其他污染气体由畜牧业产生。大型肉用动物浪费了宝贵的土地——百分之八十的亚马逊丛林遭到砍伐是为了经营牛牧场,相当于每年伐光一个比利时领土面积大小的丛林。每产出一公斤牛肉需要耗费一万五千升水。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谷物用于养殖牲畜。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持续的,所以试管肉成为明智的选择。一旦克服试管肉无显著实体的怪异感,我们会对不用再应对牲畜的排便、打嗝、放屁、喂食、过度放牧、饮水、放血以及尖声痛叫而感到欣慰。

正文。本书条目依英文字母排序。在解释、新进展研究的文字之后,还会有对该领域专家或“发烧”人士的访谈。
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在此书出版时,不少研究发明已经有了新进展,因此才有此“补遗”一节。
读完觉得意犹未尽?不要紧,文末还有对“超人类”领域非虚构类或虚构类作品,以及相关网站的延伸阅读推荐。
和《读库》比一比大小和厚度。本书和读库小册子《为人文教育辩护》开本一样,方便在途阅读和携带。